说起民间流传的育儿俗语,最经典的莫过于“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十二走”,说的是不同月龄宝宝对应的正常发育水平。这句话也让不少家长为之焦虑。
“我家宝宝已经四个月了,还不会翻身有没有什么问题?”
“宝宝七个月了坐不住怎么办?”··············
所谓“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十二走”是对新生宝宝发育进程的一种经验总结,不同体格、养育方式、家长训练都会让实际情况略有偏差,但基本不会差很多。
所以如果宝宝没有“按时”学会一些本领,妈妈们先不要急着焦虑,多观察引导,确认一下这种情况是由个体差异引起的,还是发育异常,如果是后者,尽早干预治疗可以将影响降到最低,对宝宝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如何判断宝宝的生长发育水平是否正常呢?
在讲究科学养育的今天,仅靠一句“三翻六坐”的俗语显然是不够的。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是身体各项功能发展的动态过程,包括很多方面,像俗语里说的翻、坐、滚、爬等就属于大动作发育,除此之外还有精细运动、语言、心理等方面能力的发展。机智的妈妈应该全面掌握宝宝生长发育规律。
新生儿期
运动:趴着时能抬头1-2秒,握着拳头,会本能地抓住放在手里的东西。
感知觉:能把视线聚焦在距离自己20cm的物体上,喜欢妈妈的脸,能把眼睛转向光源。
心理:常在吃饱喝足和睡梦中出现自发性微笑。
1~3个月
运动:俯卧抬头,满月时能抬头0-45°;2个月可抬头45-90°;3个月时可达90°哦。
精细运动:开始张开手玩,会抓拨浪鼓。
感知觉:视线会跟着熟悉的人或喜欢的玩具移动;会随声音的方向转动小脑袋。
语言:开始模仿和发出某些声音如“咕咕”“呀呀” 。
心理:差不多42天左右,会出现诱发性微笑,会用哭声表达需求。
4~6个月
运动:从仰卧翻身到俯卧。
精细运动:可以两手传递比较物体,会把东西放到口中。
感知觉:头会跟着眼前的物体水平转动180°,听到有人叫自己名字时有反应。
语言:能体会到一些话语中带的情绪变化,醒着的时候会不停地哼唧哼唧。
心理:6个月大时,不再喜欢陌生人抱,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越是喜欢的东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越长。
口腔发育:萌出第一颗乳牙。
7~9个月
运动:上身可以离开床面,能独坐,开始学爬,小手越来越灵巧,能把玩具从这个手放到另外一个手。
精细运动:会撕纸,能把手中的东西放掉。
感知觉:喜欢移动的东西,如果听到感兴趣的声音,会立即转头寻找声源,9个月大时笑声爽朗。
语言:知道自己的名字,开始牙牙学语,发出“爸爸”“妈妈”“dada”等声音。
认知:开始懂得“因果关系”的概念,比如按玩具上的某个按钮,玩具就会发出声音或动起来,开始喜欢玩“躲猫猫”的游戏。
心理:喜怒哀乐皆有,喜欢照镜子,喜欢模仿,如模仿大人拍手、挥手再见和摇头。
10~12个月
运动:能稳稳地坐着,能灵活地从坐着到爬或俯卧,能扶着家具自己站起来,开始学走路。
精细动作:可以握住画笔,会把糖果从瓶子里拿出来塞到自己的嘴里,会用大拇指和食指钳取很小的物品。
语言:能听简单的命令,如“给我”,知道“不”的意思,能说出几个有意思的词,比如“奶奶”“饭饭”等。
认知:玩扮家家的游戏,比如拿个小勺子“烧饭” 。
心理:注意时间还是很短,大概就5分钟吧,受挫折时会发脾气。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孕美佳母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