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宝宝喝奶粉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可能会在不经意间犯一些小错误,如何才能避免中招呢?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说说。
错误1:喝不完的奶留着下回再喝
有时候,泡好的奶宝宝只喝了一点,有的爸爸妈妈 觉得把剩下的倒掉太可惜,于是放进温奶器中留到下回再喝。
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奶粉含有很多营养成分,非常容易滋生细菌。
正确做法:
建议奶粉都现冲现喝,室温下冲好的奶粉最多只能存放 2 个小时。超过时间后,奶粉容易变质滋生细菌,最好倒掉。
错误 2:频繁更换奶粉
现在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奶粉中时不时就会增加些新的成分,有些爸爸妈妈会经常给宝宝更换新配方的奶粉。
其实,宝宝的胃肠道发育还不够完善,能消化的东西非常有限,适应一款奶粉对他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换奶粉意味着需要重新适应新的奶粉,有可能会导致他出现腹胀、腹泻等问题。
正确做法:
建议不要经常更换奶粉,如果有特殊情况,要学会科学转奶。
错误 3:在奶粉中加入果汁
遇到宝宝不爱喝奶粉的时候,有些爸爸妈妈会往里面加些果汁,试图调节口味让他变得爱喝。
但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正确,美国儿科学会明确禁止 1 岁以下的宝宝喝果汁。在水果变成果汁的过程中,纤维素、维生素等都遭到了大量的破坏,而糖分却得到浓缩。所以果汁就是一杯糖水,长期喝会影响宝宝的味觉,而且非常容易引起龋齿、婴儿肥胖等问题。
正确做法:
不要在奶中加任何东西。如果宝宝不喜欢喝奶粉,可以少量多次地喂食,也可以换一个奶瓶或者换一种奶粉试试。
错误 4:把药混在奶中
宝宝生病吃药是一件让人揪心的事情,有的爸爸妈妈为了让他顺利吃药,就把药和奶混在一起,让他喝下去,以为这样既喂了奶又吃了药,一举两得。
但其实这样反而存在更大的隐患。奶会降低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比如抗生素等,奶中的钙还可能与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不仅降低药效,还有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如果服用的是铁剂,其中的钙还会影响铁的吸收。
正确做法:
奶和药不能混在一起吃,如果需要吃药,那两者的时间间隔必须在 30 分钟以上。
错误 5:冲奶过浓
有些爸爸妈妈担心宝宝吃不饱,容易饿着,所以在冲奶粉的时候会特意加多一点,觉得浓一点更有营养。
但实际上,奶粉添加过多会导致宝宝摄入的能量超过需要的能量,从而造成肥胖的问题。而且过浓的奶粉会加重宝宝的肠胃负担,使得宝宝消化不良,进而导致便秘。
正确做法:
要严格参照奶粉的说明书,按照正确的水、粉比例冲调奶粉。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你学会了吗?